明天以后@ 发表于 2020-3-10 15:59

远去的四轱辘车

祖父生活的年代,已经远去了。老一辈留下的物什与故事,大都湮没在似水流年里。


当下,我们遇上的光景,可以说是车轮滚滚的年代。车辆之多,更迭之快,描绘着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图景,车辆的痕迹,记录着社会前进的步伐,也演绎着那渐渐远去的、斑驳陆离的人生故事。

就说说我祖父的那辆四轱辘车吧。

祖父除了种好家里的十几亩地以外,还时常外出打短工,祖母也利用农闲时间制作草编制品,拿到街上换取零花钱,家里的日子,就这样在一家人起五更睡半夜、勤劳节俭中过起来了。

由于当时生产条件落后,村民们收种庄稼,除了少有的几辆小土车子(包括车轮子全部用木头做的)以外,大多用肩挑背驮,劳动强度大,十分艰苦。

若有一辆四轱辘车的话,将能够极大地减轻收种庄稼的劳动强度。因此,祖父就有了造一辆四轱辘车的想法,对祖父的这一想法,邻居们认为这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。

制作四轱辘车的木料,一般都是当地奇缺的榆木、笨槐木或者是枣木等坚硬的木料。车子所用的材料除了加固用的铆钉及铸铁大轴以外,全部是木头,涂上桐油后的四轱辘车非常结实耐用。在制作车子前,要先把木头阴干几个月,然后再用烟熏上七八天才行。制作四轱辘车是独门绝技,人才奇缺,十里八乡也难得找到一个木匠。造好一辆车要用一两个月的时间,工钱、木料钱及其他费用,要花费二三十块大洋,不啻现在的人家拥有了一辆奔驰或者宝马所花费的代价。

经过一年多的筹备,再加上亲戚们的帮助,祖父的四轱辘车便造成了。

四轱辘车村民们习惯叫作“大车”。它的长度两米二十厘米,宽度一米五十厘米,除去两边车厢宽度,内径宽度为一米二十厘米,车底盘距离地面三十厘米,在两根大轴上安装直径七十多厘米的四个轱辘,车身总高度八十厘米,自身重量约五百公斤,可以装载两千多公斤货物。

祖父对他的大车呵护有加,除了每半年给车身刷一层桐油外,每次使用之前都要给车轴添加一些蓖麻油,用完以后还要用抹布认真擦拭,在不用的时候,专门在车的上方加盖一个草棚子,以免受到风霜雨雪的侵蚀。

用大车拉庄稼、拉种地用的土杂肥及农具,既省时又省力,是小土车子无法比拟的。借用大车拉东西的邻居们都说祖父办了一件让大伙儿高兴的大好事。

几年下来,祖父又有了新想法:想发家致富,仅仅靠种植庄稼是不行的,开办家庭作坊,发展多种经营,才是致富的可靠途径,他决定建造纸坊,于是,他就带领着我父亲、叔叔,还有几个亲戚们,拉着四轱辘车,克服了风餐露宿的困难,经过五六天的跋涉,终于到了离家百余里远的马陵山拉回了碾盘和石碾。

谁也扭转不了祖父认准的事,造纸坊如愿以偿地建起来了。这个造纸坊也是亲戚们帮忙出资筹建的,是当时村里的第一家。

祖父用他的大车为造纸坊购进原材料,又将做出的草纸用大车运送到经销商手里。开办造纸坊,生意好的时候,一天能赚一块洋钱,这可是人们不敢想象的收入。但是,祖父却存留无几。原因是这样的:当村子里每逢来了一批“队伍”的时候,保长都要向祖父“借钱”,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,把村民的钱集中上来以后再行归还。因物价每天都在上涨,原来的钱大幅度贬值,实际到手的钱所剩无几。其次,家里有了钱,就要遭受地痞强盗的敲诈勒索。祖父因被强盗绑架两次,家里财产被洗劫一空。另外,左邻右舍,亲戚朋友有了需要接济的,祖父都是有求必应。不向别人催要债务,是祖父的家规,借出去的钱粮,很多都成了“坏账”。

新中国成立后,祖父的四轱辘车就入公了。这是我们生产队里唯一的一辆四轱辘车。除了雨雪天气以外,车子几乎就没有停歇过。特别是在大跃进的岁月里,车子更是夜以继日地连轴转。

人们用四轱辘车拉着粮食去交公粮,拉着蔬菜、食品去慰问人工扒大河的民工们。大炼钢铁时,拉过钢渣和钢铁。偶尔闲着的时候,还在车的上方加盖一个红布盖,为办喜事的人家拉新媳妇。

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一年,我曾拉过一次四轱辘车。当时,为了让村民们点上电灯,大队在距离村庄二十里路的官湖平墩水泥制品厂购置了水泥电线杆,生产队分派我们十个人,用大车去拉。

经过一整天的奋战,我们终于拉回了一个电线杆。从此,我们用上了电灯,并陆陆续续地用上了抽水机,用上了磨面机。

岁月流逝,带走了多少乡愁。日子渐渐有了生气,犹忆那困顿的时光。四轱辘车等农具退出了人们的生活,但历史的尘封里,那是弥足珍贵的遗存,是老一辈孜孜奋斗的见证。

在奔驰的高铁上,在繁华的街市里,在我们的远方,在我们精神层面,那些早已远逝的生存过往,拖出越来越长的影子。

作者:孙兰茂


本文章来源于邳州银杏甲天下,明天以后@转载

鎏摙琞釩 发表于 2020-3-16 09:11

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样子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远去的四轱辘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