邳州社区网

  • 13805222271
  •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
搜索
猜你喜欢
查看: 4585|回复: 0

王阳明: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7-31 21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d1.jpg

作为思想家的王阳明早已蜚声中外,说到其诗才,知道的人就要少一些。即使听闻过王阳明的诗才,真正读过其诗的也怕是少数。
今天给大家分享他的一首诗,其本意是讽刺那些“养生控”。但读到最后一句,我又不禁为他那种盈盈天地间的豪杰气象所震撼。
《长生》
长生徒有慕,苦乏大药资。
名山遍探历,悠悠鬓生丝。
微躯一系念,去道日远而。
中岁忽有觉,九还乃在兹。
非炉亦非鼎,何坎复何离。
本无终始究,宁有死生期?
彼哉游方士,诡辞反增疑。
纷然诸老翁,自传困多岐。
乾坤由我在,安用他求为?
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。


参考翻译:
谁人不望得永生,长生之药何处寻;
走遍名山与大川,鬓生白发事无成;
微躯但被私念牵,便离大道渐趋远;
中年以后心忽明,长生秘籍在自身;
何用苦心炼药丹,无须坐禅补离坎;
时空本就无终始,人生定数又谁知;
可笑穷忙游方士,喋喋不休议生死;
世上寿星万万千,实难各各寻因缘;
天地万物共我生,何必身外觅虚境;
圣贤不过闪光影,求得良知得永恒。


参考翻译将“千圣皆过影,良知乃吾师”意译为“圣贤不过闪光影,求得良知得永恒”,虽然大体说得过去,但读起来总感觉有些空洞,不如网上这个翻译接地气:

一千个圣人也只是过眼云烟,真正的人生导师就是每人心中与生俱来的良知。


想想吧,读尽老子、孔子、墨子、佛陀、苏格拉底、耶稣、诸葛亮、林肯……等所有这些贤达的风流余韵,皆不如收敛身心,求助于自身良知来简易真实,这是何等畅快,又是何等洞达?
对于一个以致良知为人生鹄的的人,即使他在方方面面都失败得彻底,我们又能责怪他什么?对此康德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》里有一段话足以开悟世人。他说:

善良意志,并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,并不因它期望的事物而善,也不因它善于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善,而仅是由于意愿而善。并且,就它自身来看,它自为地就是无比高贵。任何为了满足一种爱好而产生的东西,甚至所有爱好的总和,都不能望其项背。如果由于生不逢时,或者由于无情自然的苛待,这样的意志完全丧失了实现其意图的能力。如果他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,仍然还是一无所得,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(当然不是个单纯的愿望,而是用尽了一切力所能及的办法),它仍然如一颗宝石一样,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,自身之内就具有价值。实用性只能当作阶梯,帮助我们在日常交往中更有效地行动,吸引那些尚没有充分认识的人对它的注意,而不是去左右那些有了认识的人的意志,并规定它的价值。


要我看,天底下最神圣的人,就是始终坚守良知的人。
稍微遗憾的是,这是个过分讲究实用和趣味的时代,“老好人”并不受大众待见。这种情形,根源也许在于人的骄傲。对此,笛卡尔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话:

良知,是人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。因为人人都认为自己具有非常充分的良知,就连那些在其他一切方面全都极难满足的人,也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良知不够,要想再多得一点。


补充:
玉不琢不成器,致良知也不离这个道理。
对我来说,精读王阳明,
也是致良知的一种方式。
你是如何致良知的呢?
欢迎留言~
要是你不知如何致良知,
我们可以一起锻炼~

作者舒生,非著名90后废才,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,自媒体『读书人的精神家园』创始人,苏格拉底的信徒,王阳明思想研究学者,哲学教育终生推广者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